*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中山医“声”】走路后腿疼,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发布时间:2023-10-09 来源:胸外科(血管外科)

天气转凉,不少中老年朋友明显感觉足部发凉、小腿肚子发酸,甚至还有一些人运动后腿部疼痛,走路一瘸一拐,必须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才能继续走路。好多人以为这是因为老寒腿或者是腰椎出了毛病,其实如果经常这样“走走停停”,很有可能是下肢动脉出了毛病。这种“走走停停”在医学上有个术语叫做“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人体血管就像家里的管道,向身体的各个部位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管道时间久了会产生水垢、生锈,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也会生锈。由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血液中的脂质会堆积在血管壁中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增大,血管管腔逐渐狭窄甚至闭塞,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进而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走走停停”正是因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运动后肌肉缺血产生的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首先它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肢体缺血的发展速度和程度。初起症状是患肢发凉、麻木、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等。发展后可出现静息痛及组织坏疽、缺血性神经病变、皮肤色泽改变等症状。这种病早中期最典型的症状叫作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无力,继续行走因症状加重而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可继续行走)。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常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这种症状要和腰椎的疾病做鉴别诊断。

典型的查体表现会有缺血肢体肤色苍白、发花,皮肤皱缩、干燥有鳞屑、趾甲增厚、体毛脱失、肢体肌肉萎缩等。触诊皮温凉、厥冷,闭塞部位远侧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管充盈时间延迟。严重缺血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垂足、局部皮肤溃疡甚至肢体坏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包括一般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管外科的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也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戒烟。戒烟可以明显延缓病情的继续加重;其次,合理、健康的饮食,多食用低盐低糖、高纤维素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水果、蔬菜等;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坚持每天散步可增加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缺血。

药物治疗除了控制好基础疾病,按时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对于跛行症状较重的患者,血管外科医师还会开一些扩张动脉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必要时开一些止痛药,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有一部分重病患者,如严重跛行影响生质量,出现静息痛,甚至肢体溃疡坏疽的患者需要采取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

腔内治疗也被称为介入手术,是指选择人体对表浅没有病变的血管,如大腿根部的动脉、肘部的动脉等,用特殊的穿刺针穿个小眼,从这个穿刺眼放入导丝和导管,在X线的监视下,到达病变血管,通过球囊扩张来开通狭窄或者闭塞的血管,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植入支架或其后续处理。手术治疗主要指的是旁路移植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手术。无论是介入还是开刀手术,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需要规律复查,坚持控制基础疾病按时用药。

胸外科(血管外科)咨询电话:027—83745411。(文:李倩倩、陈燕、喻斌)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