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支气管镜“蒸汽盾”激活肺动力——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开展靶向热蒸汽消融术,让慢阻肺患者告别“窒息人生”

时间:2025-04-27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根据2024年《柳叶刀》GBD研究,全球慢阻肺患者达4.01亿,成全球第三大死因。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气道疾病患病率达13.7%,患病人数占1.24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病情发展到中后期,患者还会出现行动受限、呼吸困难,严重影响预期寿命。

早期使用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亦难以逆转肺结构的破坏。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以往“外科肺减容术(LVRS)”和“肺移植”是部分患者的选择,但大多患者会因为相对“高风险”“高费用”及“创伤性”等因素而退步。

"每天抱着氧气罐生活,这几年越来越差了,连刷牙都喘得像跑马拉松。"69岁的周爹爹是个慢阻肺的老病号,15年前开始就反复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多于受凉或气温降低时出现并加重,多次至医院就诊,长期行家庭氧疗及吸入剂治疗。近年来,患者活动耐量逐渐降低,肺功能差,胸部CT提示双肺显著肺气肿,今年评估肺功能提示一秒量仅0.54L,为慢性阻塞性肺病IV级(极重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一次偶然的机会,患者了解到热蒸汽消融术,于是便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找到科主任高宝安寻求帮助。高宝安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结合胸部CT表现非均质型肺气肿特征,经过呼吸内镜介入诊疗团队多次讨论,拟行经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消融治疗术。

4月11日,高宝安主任带领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团队为患者实施了热蒸汽消融术。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至需要治疗的肺段内,往里面喷了几秒钟热蒸汽,手术过程非常顺利,20分钟左右便完成对靶肺段的消融治疗。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感觉良好。

麻醉苏醒后,周爹爹说:“手术一点感觉没有,不疼也没伤口,这么快就做完了,真是先进!”,术后14天,患者自觉喘气症状较入院前有所改善。仅术后2周,患者复查肺功能一秒量提升至0.64L,术后自行活动90米,较前轻松且患者自觉行走感受明显好转。随着术后肺部修复及功能恢复,患者气促症状及活动耐量将进一步改善。

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主要适用人群为中重度慢阻肺(GOLD3-4级),经充分药物及康复治疗不佳的非均质性(双上肺)肺气肿患者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连续6年推荐经该项呼吸介入技术用于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病。其原理是通过热蒸汽消融系统,将热的水蒸气输送到病变肺部区域,使肺部病变组织受热坏死,触发气道和肺实质发生纤维化修复为特征的炎症反应,使肺气肿严重的肺段萎缩,正常肺部组织舒张,达到肺减容目的。与其他传统外科肺减容术及肺移植相比,该术式具有不开刀、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疼痛小等优势。

高宝安主任表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位居我国死亡原因第三位。对于重度和极重度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消融治疗术(BTVA)是一项治疗中重度慢阻肺的介入治疗的新技术,相比其他治疗方式,BTVA具有更高效、更安全、以及可以视情况二次治疗等优势。该技术的普及有望为广大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介入治疗新方案的可能性,开启慢阻肺介入治疗新时代,使更多患者临床获益。

【科室介绍】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拥有以下核心优势:

1、规模配置

硚口主院区及阳逻分院区共设3个普通病区、1个RICU病区(9张床位)、呼吸内镜中心及呼吸功能室,医护团队50余人(含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

2、特色亚专科

涵盖呼吸介入、胸部肿瘤、呼吸重症、慢病管理等方向,擅长诊治慢阻肺、哮喘、肺癌、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尤其以呼吸介入技术为突出特色:

常规开展超声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气道支架植入等先进技术

省内领先的粒子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

3、学科带头人

高宝安博士(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领衔,科室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4年牵头成立湖北中山呼吸疾病诊疗中心,进一步提升区域诊疗能力。

联系电话:027-83743141、027-83745596、027-83745613

【专家简介】

高宝安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湖北中山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擅长呼吸介入治疗、肿瘤微创治疗,能开展呼吸内镜下所有介入诊疗操作,擅长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气道支架(含粒子支架)、安全T管等解决各种疑难、复杂、困难良恶性气道狭窄、气管-食道-纵隔瘘的封堵等,技术水平国内先进、省内领先。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硚口院区)

(文: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