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骨质疏松之预防保健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中医科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病死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旦出现骨质疏松,骨骼密度和强度明显下降,导致骨骼脆弱,骨折风险大幅度增加,最易发生于脊椎、髋部、腕部和足踝等部位。而在骨质疏松的骨丢失过程中常无明显症状,许多人以骨折为首发症状,所以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人将越来越多,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还会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还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罪魁祸首!

尽管基因影响了年轻时骨峰值的发育和老年期骨丢失的速率,但营养、运动、生活方式等也对骨骼健康起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改变父母给予的基因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保护骨骼健康。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骨折也是可以预防的,

下面就介绍4种方法用来早期保健,预防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骨骼营养

如同体内的其他器官,骨骼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平衡的饮食包括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钙和维生素D最为重要。钙是骨组织中的主要结构组成成分,骨骼也是体内维持血钙稳定的仓库。我们每天身体所需的钙必须由饮食中得到补充,当饮食中钙摄入不充分,将通过破坏骨骼释放钙质来补偿。营养调查发现许多年轻人每日饮食中摄入的钙质不到推荐量的一半,这样的饮食对骨骼生长发育和峰值骨量的形成不利。

中国营养协会的推荐,青少年每日钙质摄入量为1000-1200mg,中年人为800-1000mg,50岁以上为1000-1200mg,含钙丰富的食品包括:乳制品、蛋类、豆制品、虾皮、坚果类和绿色蔬菜等,如果因各种原因不能从饮食中补充,可以考虑营养素添加,各种钙源是否适合因人而异。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含钙丰富,食用方便,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钙源。每日一大杯牛奶、一块奶酪、一杯优酪乳就可以满足孩子和成人一天的摄钙要求,这些食物还是优质蛋白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来源,也是骨骼健康的重要保证,其他食源性钙还有一些绿色蔬菜(西兰花、甘蓝菜、白菜);带骨头小鱼如沙丁鱼,带皮小虾如虾皮;坚果类如杏仁,巴西坚果;豆制品等。

维生素D是开启胃肠道钙质吸收的钥匙,还是对骨骼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的元素,除了帮助胃肠道钙吸收,有利于骨骼的更新和正常矿化,维生素D还能增强四肢的肌力,协调神经肌肉功能,有效防止跌倒,所以对于老年人骨折的防治有特殊意义。

维生素D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得到: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受到紫外线照射可以转变为维生素D3,另一个途径是通过食物得到,食物中摄入的往往是维生素D2,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占人体维生素D总量的90%,食物只能提供10%左右。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相同阳光暴露下,70岁老人产生的维生素D仅为20岁年轻人的25%,阳光照射皮肤后产生的维生素D随着一天的时间、季节、纬度和皮肤的颜色而不同,在上海地区每年5月至10月阳光能提供有效合成维生素D的紫外线,暴露身体25%的皮肤在阳光下20-30分钟,每周3次就能够获得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

衣服、遮阳板、太阳眼镜和大气污染都会减少维生素D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使用防晒霜,SPF15的防晒霜可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99%。

对于秋冬季节日照较少的地区、老年人户外活动较少的人群和皮肤维生素D合成功能下降的人群来说,通过食物和营养素的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食物中维生素D包括鱼油(鲑鱼、沙丁鱼、鲭鱼)、鸡蛋、动物肝脏、黄油等,乳制品和谷类中含量也较丰富。中国营养协会推荐,50岁以前每日需要维生素D 400-800IU,50岁以上每日需要 800-1,000IU。

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应该鼓励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老年人有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至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每日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足够钙和维生素D,适当给予营养素。另外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时,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蛋白质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重要物质,对于骨骼的愈合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维持尤为重要,老年人骨折后如有蛋白质缺乏可引起活动能力降低、卧床不起及死亡,所以不提倡全素饮食,尤其是老年人组织器官修复能力下降,就更不能不摄入动物蛋白。

然而,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钙质的排泄,蛋白质还会增加人体对钙质的需要,过量的蛋白质会被人体用于能量燃烧,就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当蛋白质作为能量燃烧时将产生硫酸盐,硫酸盐在肾脏的排泄会增加钙盐的排出。女性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0克、男性1.2克的蛋白质是合适的。钠是食盐中的主要成分,可增加人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肾脏钙的排泄,食盐多的人需要的钙质补充也多。

适当运动

毫无疑问,运动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爱运动的人在生命各阶段骨密度都要高于不爱运动的人。运动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峰值骨量的形成,而且可以减少绝经后及老年期出现的骨丢失。

有利于骨骼生长的运动有以下几种:

1、负重运动(负重运动意味着足部和下肢支撑身体的重量),属于这类的运动包括:步行、跳舞、慢跑、球类运动、有氧运动和园艺,自行车和游泳有利于关节和心肺功能,但不属于负重运动,每周至少步行5-8千米对骨骼健康有帮助,如果已经有严重的骨丢失,应选择轻度负重锻炼。负重锻炼对于年轻人可使骨量每年升高2-8%。对于中老年人也非常重要,但对于老年人,应避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可能增加骨折风险,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骨密度增加帮助较小,但仍然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病的情况,加强背部肌肉力量对预防骨折有利,还可改善姿势、减少脊柱退行性病变。

2、对抗性运动(就是说对抗另一个物体的重量做功),其主要通过增加肌力保护骨骼,具有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包括哑铃运动,阻力管,水中运动,每周对抗性运动2-3次,循序渐进,不断增加肌肉力量,锻炼不同的肌肉:手臂肌、胸肌、肩部肌肉、腿部肌肉、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3、灵活性运动,灵活性运动是骨质疏松的另一项重要的锻炼,灵活的关节防止跌倒发生,主要有规律性伸展运动、太极、瑜伽、慢舞等。

运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你是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刚开始运动时必须咨保健医生,从小运动量轻体力锻炼开始,逐渐增加。

2、运动对于骨折风险降低有益,但必须有规律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效。

3、老年期进行体育锻炼要注意安全性,对于已有骨质疏松或骨量丢失的患者,应该询问医生是否可以进行相应运动,锻炼中不要过度弯腰或扭腰,这些动作很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

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非常关键,目前骨质疏松有年轻化的趋势,这和不良生活方式不无关系。

1、限制酒精的摄入。酒精的摄入应该控制在正常范围,过多的酒精易引起骨质疏松,与骨骼相关的肝肾功能、内分泌功能都与酒精摄入有关。我们将酒精摄入定义为“女性每日饮酒≥1个单位,而男性每日饮酒≥2个单位会对骨骼产生不利影响” 。1个单位相当于一杯标准啤酒(285毫升),一个量度烈酒(30毫升),一个中杯葡萄酒(120毫升),或者一个量度的开胃酒(60毫升)。

2、抽烟也与骨质疏松相关,每天1支香烟可使中年人年骨量丢失5-10%,对于育龄前妇女香烟可抑制雌激素水平引起骨量丢失,香烟还可以引起早绝经。

3、过多过浓的咖啡也同样引起骨丢失,每天2杯咖啡使骨丢失加速。钠促进钙的排泄,饮食偏咸的人应增加钙的摄入以弥补钠盐带来的尿钙丢失。

4、摄入健康食品(水果、蔬菜、牛奶和谷类等)的人群骨密度发育良好,而食用垃圾食品(如苏打水、汉堡包和快餐)的人群骨密度降低明显。

骨质疏松是可以通过我们日常饮食、生活方式等的改善积极有效的预防,一生都应保护骨骼,基因对峰值骨量的获得起控制作用,我们不能改变基因,但可以改变生活方式,弥补基因的不利条件,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用碳酸饮料、浓咖啡、节食减肥等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早查早防早报早治

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或患有影响骨骼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旁亢、皮质醇增多症、肝硬化、慢性肾病、胃肠疾病等)及服用引起骨量丢失药物(强的松、利尿剂、华法林、甲状腺素和制酸剂等)的人群,每1-2年应该至医院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疾病并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骨密度的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折风险的金标准,因为骨量流失是静悄悄地发生的,早期有时没有任何症状,发展数年直到骨折发生,所以早期诊断早期预防非常重要。骨密度通过测定身体各个部位的骨量,提示该部位骨折风险。骨密度检查是准确、安全无痛、非侵入性检查。可以测定腰椎、髋部和全身的骨量,还可测量体内脂肪和肌肉含量,不仅能很好的检测骨量的变化,而且可评估肥胖代谢综合症、跌倒风险等。骨密度检测结果将提示骨量正常、骨量降低或骨质疏松。必要时还应该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骨代谢标记物,明确骨丢失速度,这项检测除了反应疾病的发展程度,对拟定治疗方案也有指导意义。

骨质疏松症除了预防为主,早期治疗也是必须的,预早越好。在许多情况下,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不足以阻止骨丢失及骨折的发生,就应该及时选择药物治疗控制骨钙的丢失,保住我们体内现有的骨量。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补充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用于防止骨钙丢失的药物有双磷酸盐、锶盐、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如果通过骨密度的检测,明确诊断为骨量下降的人群,应抓住治疗机会,从现在开始,把骨留住。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主要是脏虚精亏,导致脏腑功能的整体失调所致。所以在治疗骨质疏松时,必须从内而外,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调理,这才是治疗之道。

益肾填精,强精壮骨;健脾益肾,填精补骨。

《灵枢》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即骨骼的濡养有赖于精充髓满、血和气旺。因此血脉之盈虚、血行之畅塞,均直接影响着骨骼的营养和生长。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酌情加用养血合营之品。常用中药,如具有活血作用的川芎、丹参、怀牛膝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阿胶、白芍、刺五加、何首乌等;以及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当归、鸡血藤等。使用时要注意补血而勿过腻滞,活血而勿动血伤正。

常用的中药包括牡蛎、龙骨等。其中牡蛎,据《神农本草经》介绍,“久服强骨节”,味咸入肾,能引诸药同归肾经,以助补肾强骨之功。此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碳酸钙,老年人服用,易引起腹胀、便秘等。可经适当炮制,如用醋酸水解成醋酸钙,以减轻副作用。

针灸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艾灸,可以作为平时的日常保健。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近年来对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报道有很多,治疗方法上也趋向多极化,从传统的针刺、艾灸、天灸、耳针、穴位敷贴到现代创新手法如电针、穴位注射、红外灸疗仪等。

总之,治疗骨质疏松症时,需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用药时多以培补肝肾、强壮筋骨为宗旨,酌情加用调理脾胃及活血养血之药品,从而使精充血和、骨正筋柔。

总之,骨骼是支撑我们身体的大厦,它使我们拥有完美的仪态,也使我们保持年轻与活力,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人老背先驼”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对自己的骨骼健康也有了新的要求,参照上面的四个方面,抓紧时间强壮骨骼,让每个人都“身体好、质量高、寿命长” 。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

本科室成立于1955年,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拥有门诊和病房两个单元,门诊位于门诊大楼2楼,诊室两间,长期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师坐诊。病房位于诚信楼二楼,环境舒适,治疗手段齐全,并开设了中医老年病、中西医结合儿科、内分泌三个亚专业。目前运作的中医外治法有针灸、拔罐、推拿、中药熏洗、耳穴、督脉灸、穴位敷贴、外用药膏、三伏贴、三九灸、电针、物理疗法等,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

科室以突出中医特色为主,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对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均有良好疗效,特别对中风后遗症、眩晕、咳喘、心悸、胃脘痛、颈腰腿痛、月经不调等疾病更是得心应手,疗效甚佳,同时开展时令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恶性肿瘤防治。大力倡导绿色疗法,回归自然。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